新闻稿
新闻稿 – 申诉专员公署公布两项主动调查结果
2019年2月19日
申诉专员刘燕卿今日(二月十九日)宣布,申诉专员公署完成了两项主动调查,分别为政府对非华语学生的支援,以及政府对香港大学邓志昂楼前两棵树的处理。
政府对非华语学生的支援
2. 随着居港的少数族裔人士增加,政府近年推行措施加强对非华语学生的支援。然而,时有意见批评教育局的支援不足,未能照顾非华语学生的需要。有见及此,申诉专员展开了主动调查,审研教育局对非华语学生的支援有否不足之处,从而提出改善建议。
3. 这项主动调查的范围包括:
(1) 教育局给非华语学生学习中文及建构共融校园的支援及相关措施;
(2) 教育局给非华语儿童申请入读幼稚园的支援;以及
(3) 教育局就非华语儿童的小一派位安排。
4. 公署的主动调查发现,教育局现行对非华语学生的支援措施,有下列四项需注意及改善的地方:
(1) 为中小学提供的支援措施不应限于拨款,须多方配合,及鼓励学校参与:教育局推行的「中国语文课程第二语言学习架构」(「学习架构」)及相关支援措施由[1] 二O一四/一五学年开始实施。教育局与业界及相关持份者均须累积经验,适时检讨,以作进一步改善。此外,在过去四个学年,每年平均有48所小学及31所中学获支援,但只有共24名教师修毕相关课程,平均每年仅六名。教育局应更积极鼓励该些学校积极参与「校本专业支援服务」。该局须不断总结推行有关措施的经验,持续改善及加强支援措施,包括加强对学校行政及师资培训方面的支援。
(2) 为录取非华语学生而提供的额外拨款机制需要检讨:根据现行额外拨款机制,录取10名或以上非华语学生的公营和提供本地课程的直接资助计划中小学,可获每年80万至150万元不等的额外拨款,而九名以下则只可申请5万元额外拨款。上述额外拨款机制显示,中小学录取的非华语学生人数可以相差仅一人,但获得的额外拨款却差距高达16倍。
(3) 幼稚园入学支援不足:教育局虽然透过发出通告及指引等途径,提醒各幼稚园需提供中、英文入学申请表等资料。然而,传媒时有报道,非华语学生的家长遇到因语言不通而引致沟通出现困难。公署浏览部分幼稚园的网页,发现不少幼稚园的网页内容以全中文撰写,又或网页的标题是中、英对照,但所连结的内容详情却只有中文。亦有些网页虽设有中、英对照的入学申请表可供下载,但所连结下载的用字,却只有中文。非华语儿童的家长实难以在该些网页找到入学申请表。
(4) 「名单小学」的资讯与实况不符:教育局在「小一入学申请表填表须知」的附录三[2] 通知非华语儿童的家长:该附录所列名单的小学(「名单小学」)是「传统上录取较多非华语学生的小学」。但实际上,现时部分非「名单小学」所录取的非华语学生人数,较一些「名单小学」还要多。该局在制订「名单小学」后,多年来并无作出调整,可能令非华语儿童的家长及其子女无法掌握符合实况的资讯。
5. 申诉专员向教育局提出了下列五项改善建议:
(1) 适时及定期检讨「学习架构」的成效,并加强学校行政及师资培训的支援;
(2) 检讨额外拨款机制,考虑增加向录取少于10名非华语学生的中小学发放的资助金额;
(3) 加强宣传推广非华语儿童申请入读幼稚园的入学资讯及与持份者的沟通;
(4) 主动视察及查核幼稚园有否落实教育局所提出的措施,包括是否备有英文入学申请表及相关资讯;以及
(5) 重新检讨应否保留或取缔「名单小学」机制。
公署期望教育局继续加强及改善对非华语学生的支援。
政府对香港大学邓志昂楼前两棵树的处理
6. 二O一八年五月二十日,地政总署移除了中西区般咸道香港大学邓志昂楼前的两棵细叶榕树。事件引起广泛传媒报道及公众议论。有意见指相关部门事前未有适切跟进两树的健康状况,亦未有充分咨询相关专家和区内人士,做法欠妥。有见及此,申诉专员展开主动调查,以审研地政总署、发展局的树木管理办事处(「树木办」)及民政事务总署(「民政总署」)在事件中所作的决定及行动是否符合相关政策及程序。
7. 公署的主动调查发现,移除两树的决定由地政总署作出。而树木办的职责是在接获树木管理部门移除古树名木、石墙树及瞩目树木的建议后,协助有关部门就其建议进行「敏感度分析」[3] 。民政总署则担任辅助角色,其职责是根据相关机制向区议会通报树木管理部门移除树木的决定,以及按有关部门的要求,协助进行地区咨询。
8. 资料显示,地政总署决定移除两树之前,曾为两树进行护养,以及进行了六次评估。评估结果显示,两树的健康和结构持续恶化。此外,该署曾探讨不同的缓减措施(包括修剪方案、使用药物、安装钢索或支撑架及移植两树),但认为皆不能解除两树的倒塌风险。树木办认同地政总署对两树状况及缓减措施的可行性之评估。地政总署及树木办的相关职员皆拥有树木管理的相关资历及经验。他们及发展局的「城市林务咨询小组」树木专家皆认为两树的健康状况及结构有问题,有倒塌风险,但却无可行的缓减措施。在如此情况下,公署认为,地政总署决定移除两树,从行政角度而言,并非无理。而该署、树木办及民政总署在移除两树之前,已按既定机制及程序进行「敏感度分析」和通报中西区区议会。
9. 然而,在这次事件中,不少人士对移除两树的行动仍然感到突然和错愕,反映「敏感度分析」的机制未能有效发挥。虽然地政总署及树木办有在中西区区议会的相关委员会会议上提出有必要移除两树,并建议尽快于台风季节前移除,但在会上并无提出具体日期,却在会议后三天便作出移除行动,这确仍会令人感到突然。公署认为,地政总署若能于会议前掌握好决定工程日期的所需资料,以及在会议上与树木办及中西区民政事务处提出建议移除日期及相关理据,让会议能预先知悉以详细讨论,则可进一步增加整个决策的透明度和可预料性,处理当更理想。
10. 申诉专员敦促政府当局从本案汲取经验,日后就移除树木的通报,在可行的情况下,能开诚布公地向公众及有关持份者提供详细资料,以进一步增强决策的透明度。
11. 有关调查报告已上载至申诉专员公署网页www.ombudsman.hk,供公众参阅。
申诉专员公署
二O一九年二月十九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
[1] 因应非华语学生持续增加,政府于近年增拨了资源以作支援,包括每年预留约2亿元额外拨款协助公营及提供本地课程的直接资助计划中小学实施「中国语文课程第二语言学习架构」及相关支援措拖,包括:建构共融校园、加强中文教师教授中文作为第二语言的师资培训,以及为学校提供专业支援服务等。
[2] 教育局于「小一入学申请表填表须知」的附录三提及:「教育局鼓励家长/监护人为申请儿童选择提供沉浸中文语言环境的学校,以便帮助他们学好中文。若家长/监护人知悉上述,并审慎考虑相关情况后,认为申请儿童此阶段在沉浸中文语言环境的学校学习仍会有较大困难,在填写『统一派位』选择学校表格乙部时,可选择住址所属学校网内的小学,并可参考下列传统上录取较多非华语学生的小学。」
[3] 「敏感度分析」的目的是提升移除树木决定的透明度,以及回应公众对政府就移除树木可能提出的关注。